赤水档案编研工作获得新突破
——《赤水文书》正式出版
进入新时代以来,国家启动对全国各级档案馆馆藏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。赤水市档案馆抢抓机遇,积极争取到特藏重点档案抢救整理和编撰出版项目。
项目获批后,赤水市档案馆组织全馆业务骨干,在完成民国档案抢救整理的基础上,从馆藏档案文书中精选出明崇祯十一年(1638年)至民国38年(1949年)402年历史时期中产生的赤水河流域现存民间文书档案共448份,经集中抢救、分类整理、精选编研、校订断句、封面设计,正式出版了第一部档案编研文献——《赤水文书》。
《赤水文书》为赤水市档案馆珍藏档案精品,该书按照土地买卖、山林买卖、房屋买卖、租佃田土、租佃房屋、典当、借贷、婚姻、继承(分关)、过继、捐赠、货物、调解等十三个小类进行分类,根据各类文书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、编号。收录的民间文书主要以清代、民国时期的契约为主,有明代地契一份,所收录的文书内容完整。为保持部分地契形成后的买卖过程的完整性,收录清代、民国的契尾、新契、新买契、验契注册证、附加税契费凭单、卖契本契、契税罚款收据、卖契税收据、卖契、卖契纳税凭单等。书中所载的各类文书,均采取直接由原件扫描、彩色印刷技术呈现在读者面前,是一幅幅清晰、准确、完整的原文书图片,完整保留文书产生时的年号与农历纪年,观此书即可睹其原貌,每一幅文书图片后所附事由遵从原文,力求简洁,为研究者利用原文书提供最大方便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,要坚持古为今用、推陈出新,有鉴别地加以对待,有扬弃地予以继承。”“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”。《赤水文书》是赤水河流域先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综合性历史记录,文书的字里行间,充满着先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,充满着以诚信为本的契约精神。《赤水文书》的整理出版,填补了赤水档案编研利用的空白,开启了赤水馆藏档案编研开发新起点。同时,填补了赤水河流域地区长期以来民间文书资料匮乏的空白,让更多的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赤水河流域文明的特点与优势,对后人研究赤水河流域的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历史提供更加丰富的史料资源,为推进新时代赤水乡村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。
- 学习《开学第一课》,凝聚“感党恩,闯新路”思想共识 2022-03-03
- 2022年赤水市教育体育工作会暨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召开 2022-02-28
- 赤水市交通运输局开展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调研 2022-03-03
- 赤水市积极开展养老机构提质改造工作 2022-03-03
- 赤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培训 2022-03-02